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亿翔机械网 >> 铝氧化物

四轮驱动升级信息消费共赢产业链根茎蔬菜

发布时间:2022-09-23 17:10:19

“四轮”驱动,升级信息消费共赢产业链

近期,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可以说是两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协办,人民邮电报社承办的2013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提速创新开放合作鼎力促进信息消费”这一主题,深入研讨了信息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通信业如何更好促进信息消费。  创新是灵魂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建华在致辞中表示,促进信息消费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多层次推进工程,既包括基础网络,也包括终端、软件和内容服务,还包括电子商务等大量的新型服务业。  在这个多层次的产业链中,网络提速承担着基础的、先行的使命。培育和拉动信息消费,需要我们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演进,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推进4G商用进程,努力推动网络提速。  同时,只有不断加强业务产品创新、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将宽带网络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信息消费产品,创新是拉动信息消费的灵魂。  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广泛参与,只有构建多元化的各种开放平台,才能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的融合创新的丰富多彩。  “而要提高创新的效率,产业链各方就需要加强合作,打造共赢的价值链。我们认为,要想促进信息消费,提速是基础、创新是灵魂,开放是前提、合作是方向。”苗建华表示。  坚持“四轮驱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在论坛上指出,信息消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突破口,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必须做好四个升级,坚持“四轮”驱动。  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信息消费是基于网络发生的消费行为,信息基础设施是它最重要的载体。信息消费对网络速度、移动信号覆盖和稳定程度、业务终端跨网无缝连接等的感知体验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目前我国宽带网络速度和普及率都还不高,网络滞后成为信息消费的瓶颈,促进信息消费必须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全面提升支撑信息消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是促进信息产品服务创新升级。为了刺激信息消费,必须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发展信息产品,就要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创新是互联网的灵魂,发展信息服务,就要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  三是推动产业链开放合作升级。当前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等问题有待系统解决,需要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重大产品产业化,打造自主产业生态系统,同时要完善从信息基础设施到应用平台再到智能终端的价值链,加强产业链协同互动,着力发展应用商店、电子商务平台、视频音乐游戏阅读基地等互联网开放平台,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开发者,繁荣信息内容应用。  四是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升级。通过近年来加大互联网治理,网络消费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从2006年到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6年内从263亿元发展到1.3万亿元,增长49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6年提升21倍,达到6.3%。但是网络上盗版、非法传播等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个人信息保护等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严峻,虚假信息、网购商品假冒伪劣和售后服务等问题直接影响消费者信心和体验,要多管齐下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将潜在信息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  无线宽带是方向  “当前,信息通讯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网络融合,我们归结为技术发展或演进的规律,一网融合、二网融合、三网融合、四网融合、五网融合到N网融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信息消费在技术发展当中应该遵循这样一个网络演进的方向。”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说。  在曾剑秋看来,网络融合之所以会发展,主要是技术本身的原因。比如随着移动网络承载能力已经接近固定网络,“有线的宽带是无线的,无线的宽带是有线的”,这样一个业界通常的定义已经逐步被颠覆掉。  “从这个趋势可以看到,移动网络承载能力和固定网络相近,根据我们的研究,近五年移动带宽的发展已经是3~5倍的速度高于有线宽带的发展,未来的宽带战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有线宽带和无线宽带融合,同时,无线宽带引领。”曾剑秋说。  此外,曾剑秋表示,在网络融合的趋势下,ICT企业转型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谋划超常策略,从生存型思维向发展型思维转变。二是强化精细化管理,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三是引入生命周期理论,从存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变。四是拓展服务理念,从市场服务牵引向客户服务牵引转变。

http://www.mingyihui.net/article_1880746.html

http://www.mingyihui.net/article_1810709.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914834.html

http://www.mingyihui.net/article_1904630.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912513.html

友情链接